南华中学: 亲子读书会 2010

启发点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这对母子真的是很有趣。在他们的信中,我看得出在最初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有点陌生,但是在了解彼此之后,他们的感情增进了,关系也比以前更好了。我认为,龙应台是个学问很广的人,在和安德烈的交谈中,她写了很多例子,也让我明白一些道理。他们这样的经历让我体会到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和如何化解它们。通过他们,我决父母亲可以和孩子多多沟通,来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也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咏心

身为现代的年轻人,我对这本书深有感慨。我从未意识到儿女的一举一动能够呢么轻易地伤害父母的感受。开始,当我读着安德烈的信时,我从他的语言感觉他在疏远他母亲,不肯与亲接近,而母亲依然尝试接近他。但后来,当故事慢慢的发展,安德烈渐渐地让母亲接触他的内心。而在书里的最后几张信,安德烈终于把心里话写出来了。看了这本书,我发现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我同时也发现了如果要能够有好的沟通,就首先要了解对方。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也有各自的想法。如果双方不能有共同的想法的话,那生活在一起也将会有许多冲突。所以在家中如果要和睦愉快地生活的话,无论是父母或是孩子,都需要尝试接近对方,建立亲密的关系。否则当孩子长大时,想要建立这种关系就会更困难了。从书中,我了解了亲子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嘉韵

“这本应称作“日记的书”使用了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写,使我读起来轻松简单,而且能感受到一种亲切感。起初,两人写起来时思路并没有太接近,因龙教授以非常认真的态度看待每一件关于儿子的事,但儿子却似乎显得像在草草了事,为了应付母亲投稿。但在安德烈遇到了更多生活的大小事时,他与母亲的“交谈”就显得很了解对方一样,尤其是他自己变得更敏锐,观察与分析事物的能力真是赞不绝口,如同出自他母亲的口中。从这篇故事中,我了解了不管是什么样的事,或什么样的生活,它本身背后的意义都可以由自己的选择而改变,就算是最亲近的家人都只能说一说看法,最终自己的未来还是决定于自己。”
——子元

我认为这是一本是分感人又有意义的书。作者要通过写信方式进入一个十八岁的人的世界认识成熟的安德烈。他们一个华文好,一个德文好,每一篇文章都要经过翻译讨论的程序,很辛苦。但是他们为了能够更了解对方,都继续坚持写信,写了3 年。我十分佩服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令我最难忘的情节是当作者龙应台给安德烈做个比喻时。她说:“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20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座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宇宙的;那时候,你才会回过头来深深地注视。”

我觉得作者说的话十分正确。父母就像我们的防空洞,强烈的保护我们,把最好的留给我们。我们却不够感激父母,不够孝顺他们,两代之间还出现了代沟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龙应台就是这样形容自己和儿子的关系。


我们对父母给予的爱视若无睹,时间久了,转过头时,才发现他们已经老了。那时候才开始孝顺父母的话,已经太迟了。作者说的话让我更明白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她让我明白我们现在就应该孝顺父母,不要等到父母老了才孝顺他们。
——晋利

读了这本书后,我感到很惊讶。感到很意外,一个21岁的年轻人居然会和妈妈讨论这些话题。这些信看似简单但讨论的话题却包含了许多大道理。MM的回答都让我停下来思考,细细咀嚼。MM所问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父母都想问的?站在一个母亲的立场来看待安德烈确实不同。MM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同,对她而言,孩子是否有成就,是其次。是否快乐最重要。或许对大多数的父母,“成就”的定义是孩子将来赚大钱,当医生。但对MM来说,这份工作的意义和时间是让自己快乐的重要因素。我也很赞同。有意义的工作能时时刻刻提醒我活着的目的,而有足够的时间能让我充分的享受人生。对我们这些青少年,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时常问自己。在我们的年纪,读书以成为一种让人又厌烦又苦恼的“工作”。父母常说“不读书长大做些什么?”,从懂事的那天起就面对着在人生竞争的跑道上,跑得不够快就会被淘汰。的道理。MM对安德烈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这才醒悟,我努力读书是给自己跟多选择,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现在我们所处于的社会,和别人攀比是无可厚非的,但对MM来说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字。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得对的起自己,自己的良心。这些信让我看出MM的智慧和与众不同的思想。
——佩莹

每个母亲都有经历过要如何与子女沟通,有时还鸡同鸭讲,没有交集,或各说各话,谁也没错的结局。但我感动的是一个母亲对于已经成年的孩子渐行渐远的那份不安,那种迫切想要沟通与了解的心情。对于母亲,儿子有着太多的不认同,大到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态度,小到穿着打扮。怎样消除这样一种隔阂?
——玮谦组

读了这本书,《亲爱的安德烈》,我感到非常感动。我从来没想到一个疏远的父母关系可以用信来沟通,造成他们关系更好。我十分佩服他们,而且我也认为安德烈的母亲真得很努力地向补偿她和孩子的关系。一个18岁的孩子还能跟母亲则么亲切,是个非常好的事而我也希望我和我的父母也会能这么亲切。而且这本书主要内容就是在作者和安德烈的亲密关系还有他们每次的心都能说好多事。不是平常人家说的“吃饭了吗?”,“做完功课了吗”等,这些,所以读了这本书,我很感动及佩服他们关系。还有他们谈的还有关于世界的事。所以,我希望我18岁的时候,和父母的关系还可以一样,不然我可以用他们的方法来沟通。而这本书告诉了我,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永远都不会变的,而且如果努力,关系是可以进步。总之,我鼓励大家读这本精彩的书!
——昱融